连日来,市慈善总会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贯彻落实《慈善法》、宣传首个“慈善日”,展示我市慈善工作的成果,营造了浓厚的慈善氛围。
青岛是一座充满爱心的慈善城市,市民素有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慈善事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根据市慈善总会统计,最近五年,我市共募集善款善物总额达到11.34亿元,募款总额居全省首位。
慈善事业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崇高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通过健全慈善网络、创新募捐渠道、拓宽救助路径等方式,我市慈善事业得到进一步健康发展。
建立基层慈善组织网络是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市慈善总会着力基层慈善组织网络建设,已基本形成了全市“上下互联、左右互通”的基层慈善组织网络。“五年来募集款项的逐年提高,与基层慈善组织网络建设密不可分,”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各级慈善基层组织的组织发动,镇(街)、村(居)群众参与慈善奉献的热情日益高涨。2015年,即墨市慈善总会共募集捐款4090.79万元,其中基层慈善组织接收捐款3273.53万元,占全部捐款的80%。这得益于该市18个镇(街)和1076个村(居)全部成立了慈善分会和慈善工作站,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慈善组织网络,极大地调动了基层民众参与慈善奉献的热情。
市慈善总会创新打造的慈善“微基金”品牌已在全市深入人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普通群众愿意奉献爱心、希望奉献爱心,这是慈善发展的力量,”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我国慈善事业的实际情况看,在吸引有限的巨额善款的同时,公益慈善可能更要看重“人人慈善”的平民力量。因此,市慈善总会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慈善“微基金”概念,即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组织、企业,都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设立冠名慈善基金,基金的用途完全尊重捐助人的意愿,基金成立者可以随时通过市慈善总会掌握基金动态,全程透明。“微基金”项目的推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短短几年时间,“微基金”规模已经从最初的一百多家发展到如今的两千多家,年受益群众3万人次以上,最大程度释放了“人人慈善”的能量。
慈善意味着相互关爱和无私奉献。慈善事业是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地区人民精神文明程度的体现。在青岛,众多爱心企业、市民踊跃捐款捐物,凝聚起了拳拳爱心。这些爱心,又转化为慈善的力量——
十年来,市慈善总会联合各级慈善组织开展了“心连心”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微笑列车救助唇腭裂儿童、“爱心复明”救助白内障老人、“慈善圆梦大学”帮助寒门学子等助医、助学、助困、助老、助残、赈灾等项目,救助范围涵盖贵州、新疆、西藏、云南、四川及临沂、青岛等地区的贫困群众,200多万人次受益;
随着基层慈善组织网络建设日益完善,许多村(居)慈善工作站设立了慈善互助基金,一旦居民发生临时性困难,慈善工作站第一时间启动慈善救助。慈善工作站还可以根据居民家庭困难情况,逐级上报,申请上一级慈善救助,使困难群众获得精准救助;
今年,市慈善总会着力发挥慈善救助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要求,积极参与全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将慈善工作和社会救助有效衔接,更好地发挥慈善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有益补充作用。通过成立“精准扶贫爱心基金”,积极参与全市的社会扶贫活动,为我市确定的3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作出应有的贡献;
慈善义工已经成为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迄今为止,我市已有2万多名注册慈善义工,他们在社区服务、文艺活动、医疗服务、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领域无私奉献,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
“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总会财务审计情况都会通过青岛日报进行全文公示,并且召开理事会,将上一年度慈善工作及财务收支情况向全体理事进行通报,接受监督检查。今年,市慈善总会对青岛慈善网进行了改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不仅实现了电脑、手机在线捐赠功能,还可以让捐助人通过电脑、手机实时查看善款去向和使用情况,打造透明慈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早就听说青岛是一座爱心城市,今天看了这些内容后,切身体会到了这座城市的爱心氛围,这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9月3日,来青旅游的王先生一家在五四广场的慈善宣传活动中浏览了展示我市慈善工作的宣传展板,为青岛的慈善城市形象“点赞”。
“市慈善总会将以《慈善法》为指引,紧紧围绕建设‘全民慈善、合理慈善、阳光慈善、法治慈善’,努力推动全市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力量。”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